假公济私 [ jiǎ gōng jì sī ]
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假天假地 [ jiǎ tiān jiǎ dì ]
假天:指开天窗;假地:在室内架阁板。开天窗为室内增添光线,架阁板为子女安顿住处。形容居住条件恶劣,生活窘迫。
节威反文 [ jié wēi fǎn wén ]
节:节制;威:威力,威风;反:同“返”,归还。节抑威强,复用文理
竭诚尽节 [ jié chéng jìn jié ]
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节用厚生 [ jié yòng hòu shēng ]
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
守节不回 [ shǒu jié bù huí ]
守节:坚守节操;移:改变。坚守节操而不动摇
节俭力行 [ jié jiǎn lì xíng ]
节俭:节省,节约;力行:努力去做。生活俭朴,以身作则
大节不夺 [ dà jié bù duó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捎关打节 [ shāo guān dǎ jié ]
指打通关节。
假虎张威 [ jiǎ hǔ zhāng wēi ]
犹言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高节清风 [ gāo jié qīng fēng ]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假金方用真金镀 [ jiǎ jīn fāng yòng zhēn jīn dù ]
方:才。假的金子才用真真镀。比喻只有假的或劣质的东西才需装饰,以冒充真的或质量好的。
砥节奉公 [ dǐ jié fèng gōng ]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细微末节 [ xì wēi mò jié ]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不拘细节 [ bù jū xì jié ]
犹不拘小节。
匪躬之节 [ fěi gōng zhī jié ]
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节:节操。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节用爱民 [ jié yòng ài mín ]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晚节不保 [ wǎn jié bù bǎo ]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谨身节用 [ jǐn shēn jié yòng ]
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贞风亮节 [ zhēn fēng liàng jié ]
犹言高风亮节。
繁文末节 [ fán wén mò jié ]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屈节辱命 [ qū jié rǔ mìng ]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高节迈俗 [ gāo jié mài sú ]
迈:超逸。指志节高超脱俗
【成语拼音】jiǎ jié
【成语解释】(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汉书·平帝纪》:“遣太僕 王惲 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2). 汉 末与 魏 晋 南北朝 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 李傕 入 长安 ,欲结 术 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 阳翟侯 。”《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 孝昌 初,又加龙驤将军、假节、防 洛州 别将,寻除 上洛郡 守。”至 隋 唐 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及假节 邕交 ,道经 湘口 , 零陵 郑太守史 与 京 同年,远以酒乐相迓。”(3).借用符节。《战国策·燕策二》:“故假节於 魏王 ,而以身得察於 燕 。” 鲍彪 注:“时诸侯不通,出关则以节假之。”参见“ 符节 ”。(4).虚伪的节操。《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虽有假节见行,曰非成质者也。”英文翻译1.【医】pseudon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