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铁板铜琶(tiebantongpa)
成语繁体:鐵板銅琶
成语语法:联合式成语
成语解释: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板铜弦”。
成语出处:清·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北宋时期,苏轼带他随从外出郊游,他观赏山崖的金鸡菊,随从在一旁高唱苏轼的歌词。苏轼问他们自己与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随从说:柳郎中的词只可借17岁的女孩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您的歌词得请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一种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多用于武侠小说。
波润铁宕,如紧弦急管,似铁板铜琶。
铁板铜琶火树银花画阁珠帘俱非古有。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她忽如沉雷狂飙穿空,忽若缫丝鼓瑟乐之,又似铁板铜琶鞭挞之声。
宋朝是一个豪情万千的年代,三百二十年的绝代风流,在苏、辛的铁板铜琶中,万代流传。
撰并书之挽联:辛弃疾之墓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墓前有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里的山,如北方之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琶,高、莽、险、幽;此境的水,似蜀中之娇娇妹子,对镜贴花黄,柔、悠、清、秀。
此墓为其后人在乾隆年间修,由郭沫若书挽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山温水软响铜琶阿骅在水软山温西子湖畔的杭州城,响彻着北方梆子腔的铁板铜琶,回荡着金戈铁马的燕赵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