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渔翁得利(yuwengdeli)
成语繁体:漁翁得利
成语语法:主谓式成语
成语解释: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成语出处: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便宜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郭沫若《屈原》第五幕:“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渔翁得利。”
五笔打字:IWTT
渔翁: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示例鹬蚌相持,自己渔翁得利。
才不至于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四十二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道门元气大伤,西方教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三更求月票。
渔翁得利定凉州,兵行神速平胡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混沌钟第一章。
有几个人相信他们会渔翁得利拥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小说:在大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