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救焚拯溺(jiufenzhengni)
成语繁体:救焚拯溺
成语语法:联合式成语
成语解释: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将佐诸人,皆极一时之选,抵川之后,必能救焚拯溺,捍患卫民。 ◎郭孝成《云南光复记》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例句:将佐诸人,皆极一时之选,抵川之后,必能救焚拯溺,捍患卫民。★郭孝成《云南光复记》
近义词:救火拯溺
反义词:水深火热
英文翻译:save people from fire and drowning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救焚拯溺,宜不可缓。
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大慧救焚拯溺之心多,故立毁碧岩集。
若安石、惠卿所建,为天下害者,改之当如救焚拯溺。
矢尝胆卧薪之志,当救焚拯溺之时,予与文武百僚,责无旁贷,勉旃勿忽。
而皮锡瑞却态度自若说:明知而不避者,以时急如救焚拯溺,即焦毛、濡手足,所不辞也。
分给被灾州县,听其便宜粜买,俱行户部酌议外,惟是急发通仓米数万石,以分赈邻近处所,则朝奉旨而饥民可夕受其惠,此救焚拯溺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