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wáng zǐ fàn fǎ,shù mín tóng zuì ]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齐王舍牛 [ qí wáng shě niú ]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爱国如家 [ ài guó rú jiā ]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尊王攘夷 [ zūn wáng rǎng yí ]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民以食为天 [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省方观民 [ xǐng fāng guān mín ]
省:察看。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wáng ]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天与人归 [ tiān yǔ rén guī ]
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拥护。
削职为民 [ xuē zhí wéi mín ]
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霸王之资 [ bà wáng zhī zī ]
资:凭借。争霸称王的资本
社稷生民 [ shè jì shēng mín ]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指国家与人民
民富国强 [ mín fù guó qiáng ]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兴利除弊 [ xīng lì chú bì ]
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小国寡民 [ xiǎo guó guǎ mín ]
国家小,人民少。
一民同俗 [ yī mín tóng sú ]
指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除害兴利 [ chú hài xīng lì ]
根除对人民有害的事,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
蠹国殃民 [ dù guó yāng mín ]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民生凋敝 [ mín shēng diāo bì ]
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蠹国耗民 [ dù guó hào mín ]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邦以民为本 [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治国安民 [ zhì guó ān mín ]
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列土封疆 [ liè tǔ fēng jiāng ]
列:同“裂”;封疆:划定疆界。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 [ chéng zhě wéi wáng bài zhě wéi zéi ]
成:完功,成就;贼:盗贼。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
体国安民 [ tǐ guó ān mín ]
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安土息民 [ ān tǔ xī mín ]
安土:使地方安定;息民:使人民生息。安定社会秩序,让人民休养生息。
【成语拼音】mín wáng
【成语解释】(一)、民众之王。《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大臣奏称:当年 襄武县,天降一人,身长二丈餘,脚迹长三尺二寸,白髮苍髯,着黄单衣,裹黄巾,拄藜头杖,自称曰:‘吾乃民王也。今来报汝:天下换主,立见太平。’”
(二)、清 代亲王受贬黜被销除属籍后的一种称号。《清史稿·世宗纪》:“戊戌,集廷臣宣詔罪状皇八弟 胤禩,易亲王为民王,褫黄带,絶属籍,革其妇 乌雅氏 福晋,逐回母家;復革民王,拘禁宗人府,敕令易名,名曰 阿其那。”参见“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