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安内攘外(anneirangwai)
成语繁体:安內攘外
成语语法:联合式成语
成语解释: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成语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五笔打字:PMRQ
近义词:抽薪止沸
英文翻译:to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安内攘外,安内仍是核心所在。
魏公安内攘外,举贤任能,致政通民和,而人才辈出。
李世民在短短四年内,完成安内攘外的千秋大业。
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
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墨间。
李世民完成安内攘外的千秋大业,四年而天下大治。
自绍兴元年到七年初,宋高宗需要擢用良将,安内攘外,以保全皇位。
这些青年军官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思想激进,对蒋介石安内攘外政策早就不满。
乃遣将分扼要塞,并筑营伯力、红土崖、双城子,守以重兵,因上安内攘外方略,称旨。
李世民在短短四年内,完成安内攘外的千秋大业,内则励精图治,四年而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