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纸上谈兵(zhishangtanbing)
成语繁体:紙上談兵
成语语法:偏正式成语
成语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成语年代:现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辨析:见“夸夸其谈”。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五笔打字:XHYR
近义词:秀而不实 金玉其外 言之无物 夸夸其谈 华而不实 望梅止渴 一纸空文 坐而论道 画饼充饥 光说不练
反义词:脚踏实地 身经百战 兢兢业业 言之有物 运筹帷幄 用兵如神 身体力行 埋头苦干 南征北战 坐言起行
英文翻译:fig. theoretical discussion that is worse than useless in practice; lit. military tactics on paper (idiom); idle theorizing; armchair strategist; cf Zhao Kuo 赵括 leading an army of 400,000 to total annihilation at battle of Changping 长平之战 in 260 BC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那只是纸上谈兵。
别总是纸上谈兵。
抽象,形象,都只是纸上谈兵。
其他的一切只是纸上谈兵。
仿生肢体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就是说,纸上谈兵,不会有进步。
这样一组数字绝非纸上谈兵。
我想纸上谈兵没有任何作用。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我认为纸上谈兵没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