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父子兵(fuzibing)
成语繁体:父子兵
成语语法:偏正式成语
成语解释: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
成语出处: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等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常言道:‘厮杀无如父子兵。’”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长白山下的小村子里,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户之家一下出了两个抗日英雄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小山村。老汉的大儿子二儿子在抗日前线英勇杀敌,慨就慷义。留在老汉身边的小儿子成了家里传宗接代的独苗,老汉视小儿子如掌上明珠,就盼着他早日延续香火。然而,生性正值刚毅的小儿子,屡屡听村里人们说起两个英雄哥哥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事迹,欲参军上战场杀鬼子。老汉察觉了儿子的动向,生怕小儿子有个闪失,百般阻挠
黄小立黄磊表演父子兵黄小立黄磊表演父子兵关于黄磊。
历史上首对父子兵。
一对父子兵,两代擎旗手。
都是一脉相承的父子兵。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俗话说:上阵还得父子兵。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李邦彦父子兵法,系少林支派。
七天以后,李贞父子兵败被杀。
季安世和季擒虎父子兵刃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