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天假之年(tianjiazhinian)
成语注音:ㄊㄧㄢ ㄐㄧㄚˇ ㄓ ㄋㄧㄢˊ
成语简拼:TJZN
成语繁体:天假之年
成语语法:偏正式成语
成语解释: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指能享其天年。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夫孔明这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马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 ◎清·方苞《蜀汉后主论》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例句:夫孔明这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马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清·方苞《蜀汉后主论》
近义词:天假其年
英文翻译:Year of grace
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指能享其天年。
但令天假之年,时绥之福。
若或天假之年,足使秦、吴旰食。
如果天假之年,他的成就一定更为可观。
倘天假之年,或当并出所得异本,尽以告世人也。
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惟天假之年,置身于不缁之所,温故而知新,予愿足矣。
倘天假之年,余生未尽,尚当力疾以报佛恩,以酬大众。
使天假之年,穷究理要,博极群书,以其雄迈者转而雄深。
夫以少年孤客,漂泊无依,天假之年,得遇娟姐,何翅裴航之泛鄂渚,阮肇之入天台。
我虽然90多岁了,但是天假之年,还有用得着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愿为中国出力。